古往今來,人們對紅色格外鐘愛。過年時,紅對聯、紅燈籠、紅棉襖;結婚時,紅嫁衣、紅雙喜、紅蠟燭。人生的大事,似乎沾點兒紅才顯得正式。
陶瓷中有一種紅,叫鈞瓷紅。鈞紅艷麗悅目,如火如霞的絢麗畫面,自古以來,鈞紅釉瓷被視為珍品,價如黃金,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紅一片”“鈞瓷掛紅,價值連城”的俗語。時光轉到2021年,當嘉興紅船時代的“紅色”與鈞瓷的“紅色”相遇,便變得莊嚴起來,使鈞瓷的時代特征格外顯著。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花冠集團江蘇大風歌酒業有限公司特制作了一款鈞瓷“一葉紅船”紀念酒,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示紀念。
“鈞瓷之都”神垕,窯火千年不熄
鈞瓷,五大名瓷之一,被譽為中華瑰寶,作為藝術精品,有人愛它奇異奧妙,鬼斧神工;有人愛它古樸雅致,璞玉渾金;有人愛它五彩斑斕,瑰麗晶瑩。它使多少文人墨客嘆為觀止,它使多少名士大師為之傾倒。固然,這是因為鈞瓷在直觀審美上有極高的品位,但更重要的是,鈞瓷體現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
鈞瓷自從誕生起,就為人們所推崇與珍愛。據說,因為它太美,太珍貴,唐玄宗曾下令:“鈞不殉葬?!?/span>
史料記載,鈞窯開窯時都有官員現場把關監選,合格者直送宮中,其余一律砸碎深埋。在此種種的嚴苛政策和技術封鎖下,鈞瓷的身價和聲望自然更高。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神垕,素有“鈞瓷之都”的美譽,早在夏商時期就有人類居住,從事農耕和冶陶,歷史上流行一首民謠“進入神垕山,七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邊天??蜕瘫榈刈?,日進斗金錢”,說明當時神垕的發展與繁盛。
自古以來,鈞瓷都享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的盛譽??梢哉f,鈞瓷的出現,打破了原本中國陶瓷單一釉色的傳統,將中國陶瓷帶入一個新的多彩時代。
經燒制,鈞瓷色彩斑斕、乳光交融、千變萬化且別具韻味,無論是湖光山色的韻味,還是云霞霧靄的變化,都可以在鈞瓷上展現,它變幻莫測的成色秘訣是“窯變”。
所謂“窯變”,并不是制作者有意識創造和制造出來的,而是制作者在制作釉料時按照固有的配方入窯煉制,制造出無意識的顏色形態,是指瓷器在燒制的過程中,鈞瓷所用礦物原料大部分為禹州當地所產,這些原料成分復雜,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本身多帶有各樣的色彩。
鈞瓷燒造技藝非常復雜,而且72道工序都有特殊要求。每一環工序上稍微的細節差異都會引發最終成品的變數。
在品種繁多、百花爭艷的鈞瓷中,高溫紅釉瓷的燒制難度最大。正如《中國陶瓷史》里記載,宋代鈞窯的偉大之處在于它開創性地燒造出了紅釉瓷。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鈞瓷帶紅,價值連城”,這話雖有些夸張,但是也從一個方面體現出鈞瓷的地位。
從一定意義上說,“紅色”是鈞瓷的根和魂。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手段在鈞瓷燒制方面的應用,“鈞瓷掛紅”不再寄希望于“上天垂青”,而已被陶瓷師傅掌握。
百年中國夢,一生紅船情
翻開歷史的畫卷,隨時光追溯到“一葉”小船。百年前的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舉行,卻遭到法國巡捕搜查,被迫休會。一大代表陸續從上海來到浙江嘉興南湖“一葉”小船,擠在船艙里繼續著在上海石庫門肇始的“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艘普通船舫承載著民族希望,有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
站在2021年,回望1921年,一葉紅船從嘉興南湖駛出,在苦難中鑄就輝煌,引領一個民族書寫救亡圖存的壯麗史詩;在嘉興南湖波光瀲滟的湖面上,“紅船”經歷了上百年的暴風驟雨,體會曾經的驚濤駭浪。走過了上百年的激流險灘,今天,她繼續朝著更遠的前方揚帆起航。
“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眰ゴ髸r代呼喚偉大精神,嘉興紅船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形成了永世流傳的“紅船精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一百年后,從一葉小小紅船到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承載著14億人民的中國夢,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初心使命轉化為干工作的動力,花冠集團江蘇大風歌酒業有限公司再“啟航”,唱響新時代大風歌。它限量出品的“一葉紅船”紀念酒,瓶裝建廠70年基酒,采用鈞瓷紅釉為主色調的“紅船”酒瓶,表現了“紅船”的厚重與博大。
為了追求比較真實的效果,該酒器采用寫實手法進行造型,以嘉興南湖一大會址的紅船為模型,按照嘉興紅船實物1:50的比例做成前艙加上后艙,瓶長33厘米,寬8厘米,高20厘米,酒瓶瓶蓋做成一面迎風飄揚的紅旗形狀,紅船底部做成劈波前行的樣式,寓意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著共產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在典雅精致的造型上,“紅船”酒瓶鈞紅釉色彩圓潤、細膩,像是從胎骨里浸出來的,類雞血,賽田黃,有玉的溫潤,卻“似玉非玉勝似玉”,乳濁中不失溫潤,肥厚中不失優雅。這似乎暗合了那個紅色年代追求崇高而不事張揚的個性,暗合了那個紅色年代傾向簡單而排斥華麗的風尚,不愧是紅色酒文化精品。
(作者系酒文化研究學者,高級工程師,中外酒器文化協會常務副主席,江蘇省酒器文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九州華棠酒器文化博物館執行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