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旗,又稱酒旆、野旆、酒簾、酒望、青簾、杏簾、酒幔、幌子等。酒旗作為我國古代賣酒招徠顧客的一種廣告形式,可謂歷史悠久。戰國末期思想家韓非在《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記載:“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這里所說的“宋”是指周朝的宋國,“幟”就是酒旗。按此計算,早在3000年前,就已經有賣酒人開始利用酒旗這一特殊廣告形式招徠顧客了。
酒旗作為一種標識,一般又稱為“表”,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記載:“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長。”這種標識一般用布縫制而成,大小不一,高懸在酒家門首,非常醒目,使過往行人在很遠處便能看到。
古時眾多酒市、酒行、酒家、酒肆、酒坊、酒樓、酒軒、酒館、酒店等處所使用的酒旗,大都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號,或懸于店鋪之上,或掛在屋頂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桿,扯上酒旗,讓其隨風飄展,以達到招徠顧客的目的。
酒旗歷經周朝、秦朝、漢朝、三國、晉朝、南北朝、隋朝等朝代的演繹,到了經濟、社會、文化強盛時期的唐朝,已經發展成為非常普遍的市招,而且五花八門、異彩紛呈。酒旗在許多唐詩中也被屢屢提及,唐代詩人韋應物《酒肆行》曰:“碧疏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唐代詩人張籍《江南行》曰:“長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懸江口。”南唐詩人李中《江邊吟》曰:“閃閃酒簾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古代的酒旗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象形酒旗,以酒壺等實物、模型、圖畫為特征;二是標志酒旗,即旗幌及夜晚的燈幌;三是文字酒旗,以單字、雙字甚至是對子、詩歌為表現形式。古人在長期使用酒旗過程中,還形成了許許多多的約定俗成,成為無言的“旗語”:酒旗升,則開業,有酒可賣;酒旗降,則打烊,或售罄。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這“望子”就是酒旗。
在我國歷代文學藝術作品中,那飄展的酒旗并非鮮見。例如:明初文學家施耐奄所著《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大都豪飲,當魯智深上了五臺山后第一次下山時,在第一個酒店門口,“見一個酒望子,挑出在房檐上”,“行了幾步,又望見一家酒旗兒直挑出在門前”,之后又到一個酒店,“遠遠地杏花地深處,市稍盡頭,一家挑出個草帚兒來”。武松打虎之前的“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饑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無論是出現在魯智深眼前的酒望子,還是出現在武松眼前的招旗,無一不是招徠顧客的酒旗。
元代戲曲家楊顯之在《酷寒亭》雜劇第三折中,寫有這樣一段曲文:“他將那醉仙高掛,酒器張羅;我則是茅庵草舍,瓦甕瓷缽”。這里所說的“醉仙高掛”,指的正是畫有醉仙形象的酒旗。
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在這幅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的畫卷中,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其中諸多酒店便在酒旗上標有“新酒”“小酒”等字樣,畫中還有一面“孫羊正店”的酒旗。
隨著社會的發展,酒旗已經被那些利用現代工藝制作的牌匾、燈箱或霓虹燈所替代,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它作為中國酒文化的承載和歷史性的標注,卻難以從人們的心中抹掉。